【新闻中心讯 记者 顾淑霞】1月22日,清华大学2008年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开营,来自全国的3000余名中学生报名参加。冬令营期间,考生将参加艺术特长测试和文化测试。在测试现场,记者看到,检录区、候考区等坐满了等待考试的考生,各种乐器声此起彼伏,秩序有条不紊。
1989年,经过一年的试点后,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举办首届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0届,目前,“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是全国高校中最具规模的。20年来,清华大学始终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断完善文化艺术冬令营的招生规模、管理制度、技术操作及业务测评等各项程序,探索针对艺术特长生的选拔优秀学生之路,受到了考生、家长、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为了保证文化艺术冬令营的顺利开展,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不仅对冬令营组织者、专业评委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而且在组织程序上制定了周密的措施。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寇可新介绍说,在艺术测试中,几乎每个专业的评委都是来自于专业艺术院校和专业演出团体的最好的专家和老师。在考试方式中,试行10多年的“双盲”测试方式受到了多方认同。这种方法专门针对乐器类、歌唱等“声音”类特长测试,即用拉帘的方法将考生和评委隔开,考生见不到评委,评委也看不见考生,多位评委根据考生的参赛作品“听声”打分。对于舞蹈、话剧等必须看到表演节目的,则增加评委数量,通过平均分的方法保证公正性。冬令营的整个过程都由学校纪委严格监督。
“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尽量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专业素质”,寇可新说。
在离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测试几步之遥的西区体育馆,许多待的家长和考生在这里休息和练习。“清华想得很周到。”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在休息的同时,还有许多兄弟院校在西区体育馆“摆摊”,开展艺术特长生的咨询考察工作。寇可新表示“这样为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参加测试的同时了解其他高校的相关信息。”
据悉,本次文化艺术冬令营将于1月28日结束。参加文化艺术冬令营艺术特长测试的学生,合格者将获得 “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等级证书”,证书共分一级优秀、一级、二级优秀、二级、三级五个等级。清华大学将从中择优认定部分思想素质好、学业成绩优秀、艺术特长突出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根据学校艺术团发展需要,清华大学文化艺术冬令营的认定名额一般在60人左右,优惠条件则根据教育部2008年招收艺术特长生相关文件精神确定